
北京时间5月13日(周二)20:30公布的美国4月CPI报告料将显示,尽管关税对整体物价的影响可能还需要几个月时间才会全面显现,但消费者已开始感受到特朗普贸易战带来的压力。随着谈判展开,后续关税举措对通胀和经济的影响仍不确定。
市场预测共识显示,美国4月CPI预计环比上涨0.3%,同比上涨2.4%。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预计上涨0.3%,同比上涨2.8%。此前在三月,由于能源价格走低推动通胀回落,CPI出现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月度下降。
美国银行还指出,4月的数据可能只是“关税风暴”到来前的平静。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普遍预计,关税将在今年夏季开始显著推高通胀,届时美企库存消耗殆尽,不得不以更高价格销售新一轮商品。法国巴黎银行(BNP Paribas)的分析师预测,到2026年第四季度,核心CPI同比涨幅可能会达到4.4%的峰值。
大部分预测认为,由于许多关税直到4月才开始实施,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在官方数据中不会立即显现,至少几个月内不明显。部分企业在关税生效前已从海外囤积库存,为它们提供了暂时的财务缓冲,可以观察关税是否继续执行,再决定是否调整价格。
高盛预测,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可能会在关税生效后的三个月内显现,并随着影响的扩展,逐步推高各类价格,持续至年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