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12日晚间,全球资本市场迎来一场由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引发的“信息地震”。这场备受瞩目的谈判自5月9日开启以来,双方在瑞士的博弈细节逐渐浮出水面,而当晚释放的五条关键消息,不仅让投资者重新评估中美关系的走向,更直接搅动了全球股市的敏感神经。
一:美方松口关税,145%税率或腰斩至50%
据《纽约邮报》援引白宫消息人士称,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一项方案,计划将当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145%综合关税下调至50%至54%区间,最快于下周实施。这一表态被视为美方主动示缓的明确信号。此前,美国一季度GDP环比萎缩0.3%,消费者支出锐减,而中国对美出口管制和稀土反制措施已让美国军工巨头F-35生产线陷入“断供危机”,艾奥瓦州大豆价格暴跌40%更是激化农民抗议潮。美国财长贝森特坦言,当前关税相当于“禁运”,若持续将重创美国经济。消息一出,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盘前飙升2.8%,离岸人民币汇率应声升值超300基点。
二:中方强硬立场未变,“取消关税”仍是前提
尽管美方释放关税调整信号,中国商务部再次强调“谈判必须以美方全面取消单边关税为前提”。这一立场源自中方的三大底气:一是稀土管制直接掐住美国军工命脉(中国控制全球80%中重稀土);二是内需市场强势增长,一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%;三是RCEP区域贸易占比升至32%,人民币跨境结算突破18%,国际盟友体系日益稳固。复旦大学教授宋国友指出,中方“打,奉陪到底;谈,大门敞开”的态度从未动摇,美方若继续“边谈边打”,中方将拒绝任何协议。
三:芯片战现转机,美拟放宽AI芯片出口限制
美国商务部5月7日宣布,计划撤销拜登时期的AI芯片出口禁令,代之以更简化的分级规则。新规将全球分为三级,中国仍被列为“受关注国家”,但部分中低端芯片可能重新流入市场。这一调整背后是美企的强烈压力——英伟达因对华芯片限令计提55亿美元损失,CEO黄仁勋直言“失去500亿美元的中国市场将是灾难”。消息刺激下,美股芯片股集体走高,英伟达股价单日上涨4.5%,而A股算力概念股如工业富联、华丰科技等盘后竞价涨幅超3%。
四:德国DAX指数创历史新高,欧洲市场提前押注
在中美谈判利好的辐射下,欧洲股市率先反应。德国DAX指数于5月9日触及23524点历史高位,累计年内涨幅达18%。瑞银分析师指出,德国工业与房地产板块的强劲表现,与中美关税缓和预期直接相关——若双方达成协议,依赖全球供应链的欧洲制造业将大幅受益。与此同时,德国新政府删除对华为的“安全条款”,进一步释放对华合作信号,推动中兴通讯等5G概念股上涨。
五:稀土与科技板块现分化,市场资金加速轮动
谈判进展引发板块剧烈波动。一方面,稀土概念股因“反制溢价”消退承压,北方稀土、五矿发展尾盘跌幅超2%;另一方面,科技股狂欢持续,港股小米、小鹏汽车单日涨超6%,阿里开源大模型搜索引擎“ZeroSearch”成本直降87%的消息刺激算力板块爆发,相关ETF资金流入创年内新高。不过,机构警示风险:中信证券认为,若美方未彻底取消关税,科技股短期反弹后或面临回调。
博弈远未结束,长期矛盾难解
尽管市场对谈判短期成果抱以期待,但核心矛盾仍未消弭。中方坚持“发展权”与“多边主义”,美方则试图巩固“技术霸权”与“单极地位”。正如新加坡学者Ja Ian Chong所言:“中美都不愿被视为先让步的一方,拉锯战将长期持续。” 5月12日晚间,道琼斯指数期货在冲高后回落20点,折射出市场的审慎心态——这场博弈既是危机管控的尝试,更是实力较量的延续。